
主要內容
倒置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SCs)的功率轉換效率(PCE)仍落后于傳統(tǒng)PSCs,因其低載流子傳輸效率和較差的空穴傳輸層(HTLs)形貌。在這篇文章中,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游經(jīng)碧團隊通過過氧化氫處理優(yōu)化了[4-(3,6-二甲基-9H-咔唑-9-基)丁基]膦酸(Me-4PACz)在氧化鎳(NiOx)納米顆粒上作為空穴傳輸層的自組裝,Ni3+的形成以及用于鍵合的表面羥基具有高導電性,產(chǎn)生了更均勻的納米顆粒分散體。
其中0.074cm2的模組獲得了25.2%的認證PCE。在~50℃的1sun太陽光照射下,穩(wěn)定功率輸出運行1000小時后,保持85.4%的初始PCE,在85℃加速老化500小時后保持85.1%的初始PCE。對于孔徑面積為14.65cm2的微型模組,獲得了21.0%的PCE。
文獻信息
Homogenized NiOx nanoparticles for improved hole transport in inverted perovskite solar cells
SHIQI YU, ZHUANG XIONG, HAITAO ZHOU, QIAN ZHANG, ZHENHAN WANG, FEI MA, ZIHAN QU, YANG ZHAO, XINBO CHU, XINGWANG ZHANG, AND JINGBI YOU